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衢州一带的春日风光和人文风貌,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开头用"玉研朱"(红色颜料)的消失暗喻冬天过去,暖风让麦田变得翠绿茂密,画面感很强。接着写旅途见闻:翻越山岭后眼前豁然开朗,江水静静流淌,没有哗哗的水声,显得宁静祥和。
后四句转向人文描写:衢州地理位置重要,连接南北,既有都城的气派,又融合了吴楚两地的智慧。当地百姓传颂朝廷的仁政,因为知道有贤明的官员即将到来治理地方。
全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人文关怀的结合,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清明政治的向往。诗中"暖风催绿""水流无逝音"等描写生动传神,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江南春日的宁静美好。
叶适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