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湖曲

湖边杨柳树,湖上芙蓉花。
石城横塘路,云是莫愁家。
湖碧花逾香,花红水犹腻。
将波作镜奁,想见莫愁媚。
头有苏合香,居有郁金堂。
河水向东流(作者注:「本梁武诗。」),湖波自夕阳。
送欢下扬州(作者注:「本古乐府。」),吴头复楚尾。
一日湖上心,千古秦淮水。
湖上有高楼,有子名阿侯。
输与中山王,天子亦无愁。

现代解析

这首《莫愁湖曲》就像一幅江南水乡的明信片,用简单优美的语言,把莫愁湖的景色和传说故事巧妙融合在一起。

1. 画面感极强的湖景描写
开头四句像镜头扫过湖边:杨柳轻拂、荷花盛开,石板小路通向传说中的莫愁家。诗人用"碧水衬花香,红花染腻水"这样生动的对比,让读者仿佛看到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湖面倒映着红荷,连湖水都变得胭脂般柔滑。

2. 穿越时空的浪漫想象
诗人把湖水比作"梳妆镜",想象莫愁姑娘对镜梳妆的倩影。接着引用梁武帝诗句和乐府民谣,像拼图一样把历史碎片拼接起来——苏合香的发饰、郁金堂的居所、送情郎去扬州的典故,让传说中的莫愁姑娘变得立体鲜活。

3. 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后八句笔锋一转,从美景传说到现实感悟。高楼里的"阿侯"(可能指陈朝皇子)和中山王(徐达)的典故,暗示再显赫的人物也会随时间消逝。而"一日湖上心,千古秦淮水"堪称点睛之笔:个人的愁绪终将消散,只有秦淮河水永远流淌,道出超越时空的人生感悟。

全诗最妙处在于:明明写的是"莫愁湖",却通过湖光花影、历史典故的层层晕染,最终落在"愁"与"不愁"的哲学思考上。就像把一朵荷花扔进湖心,看着涟漪从具体景物荡开到无限遐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