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二章(二○○七)

北风其疾,岂宜家室。
燕山崒矣,长衢如曀。
载震维艰,哀哀瓜瓞。
地亦不雠,天亦不恤。
瞻卬庙堂,威仪抑抑。
忧不能歌,中心如结。(一章)
北风其凉,天何将丧。
八音克谐,和鸾锵锵。
王道荡荡,刍狗惶惶。
殊命同归,灵耀紫光。
华表鹤唳,徒失辽阳。
乃宣乃祝,景福无疆。(二章)

现代解析

这首《北风二章》用北风起兴,通过自然景象和社会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忧虑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第一章以"北风其疾"开篇,凛冽的北风象征严酷的社会环境。"燕山崒矣"描写高山险峻,暗喻人生道路的艰难。后六句直接控诉:百姓像藤蔓上的瓜果般脆弱("哀哀瓜瓞"),天地都不怜悯("地亦不雠,天亦不恤"),而庙堂之上的统治者却只顾维持威严仪态("威仪抑抑")。最后两句"忧不能歌,中心如结"直抒胸臆,展现诗人郁结于心的痛苦。

第二章转向更尖锐的讽刺。"八音克谐,和鸾锵锵"描绘表面和谐的王道景象,但紧接着"刍狗惶惶"揭露百姓如祭祀用的草狗般卑微惶恐。"华表鹤唳,徒失辽阳"用鹤唳华表的典故,暗指徒有华丽表象却丧失根本。结尾"景福无疆"的祝福语充满反讽,暗示所谓的永恒福祉只是虚假承诺。

全诗艺术特色鲜明:通过"北风-家室""高山-长街""庙堂-瓜瓞"等强烈对比,形成震撼效果;"刍狗""华表"等典故的运用深化批判力度;两章结尾的"中心如结"与"景福无疆"形成情感张力,使讽刺更显深刻。诗人将自然意象与社会现实熔于一炉,在看似典雅的词句中迸发出强烈的现实主义关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