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书寄剑州普安令周士彦屯田

二蜀至三吴,中间万城馀。
去年方北望,今岁复西驱。
剑阁离天日,秦川限帝都。
临风相忆处,能饮一杯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远方朋友周士彦的一封信,用旅途的艰辛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前四句用数字和方向感讲距离之远:从四川(二蜀)到江浙(三吴),中间隔着上万座城池。去年刚往北走,今年又要往西赶路。通过"万城""复西驱"等词,突出奔波劳碌的漂泊感。

五六句用地理特征写阻隔:四川剑阁的山高得几乎碰到天,陕西秦川的地势把京城隔在远方。这两句像两幅山水画,用高山大川的阻隔暗喻相见之难。

最后两句突然转为温情:站在风中想你的时候,能不能像老朋友那样,隔着千里共饮一杯酒?这突然的转折特别动人,把前面所有的辛苦距离都融化在一杯酒里,展现中国人"天涯若比邻"的深厚情谊。

全诗妙在把地理距离转化为心理距离,用具体景物承载抽象思念,最后用日常喝酒的场景收尾,让沉重的离别变得轻快温暖。就像现代人隔着手机说"改天一起吃饭",最简单的邀请藏着最深的牵挂。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