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从独处到渴望与知己交流的心境变化,充满生活气息和文人雅趣。
开头两句写诗人早晨从禅房醒来,原本只想闭门独处,却突然想念起志宏这位好友,渴望与他一起讨论文章。这种从静到动的心理转变很真实,就像我们有时宅家久了也会突然想找朋友聊天一样。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景象作比喻:连绵山间的雾雨难以消散,暗喻诗人内心的困惑;远处隐约的雷声突然传来,象征好友来访带来的惊喜。诗人自比书虫埋头读书,而称赞好友志宏胸怀广阔如吞吐云霞,展现了两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最后两句最有人情味:诗人想象着春天里与好友在厅堂谈笑风生的场景,甚至细致到要为好友焚香(古代文人雅聚时常做的事)。"细细焚"这个动作描写特别温馨,流露出对这份友谊的珍视。
全诗妙在把文人日常写得生动有趣,既有独处的宁静,又有对知音相聚的期待,那些比喻(雾雨、雷霆、书虫、云霞)既形象又贴切,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变化和对友情的珍重。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