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漕

西来一鹤山泽臞,春风六辔闲且都。公馀镜月昼阴寂,睡起手校群芳图。

海棠酣透燕王邸,豹血深染重氍毹。昌南别派更奇绝,丰容靓饰香生肤。

牡丹鼎盛汉川谱,行辈近许天彭俱。翠微㔩叶光照路,马上秦虢须人扶。

凤州杨柳足佳思,苒苒百尺青流苏。黎州菊华抱劲节,濯濯一丈黄襜褕。

老成典刑识菌桂,晚出姓字闻珊瑚。石蝉风味更清烈,比屋梓益梁夔巫。

丰年乐事与民共,浣花寻胜时骑驴。珍葩异卉价如玉,烂买西产归东吴。

云坡手种五色锦,遍地步障金谷无。花光深处澹容与,碧瞳如水霜髯须。

公家鸱夷老仙伯,功成始去浮江湖。中原赤子未奠枕,而忍独乐盟鸥凫。

湘江之西勒浯石,瀚海之北封狼胥。归来岸帻坐想雪,太白万里峨眉孤。

气平德全纪渻子,宇定光发南荣趎。不随造物共流转,玉立堂下松千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雅官员(范漕)的日常生活和志趣,同时隐含了对国家民生的关怀。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闲适生活(前16句):
- 开篇用"仙鹤"比喻范漕清瘦脱俗的形象,说他悠闲地驾着马车。公事之余对镜赏月、校对花卉图谱,展现文人雅趣。
- 用大量花卉典故(海棠、牡丹、菊花等)比喻他品鉴珍稀花木的贵族生活,比如"海棠染红燕王府"、"牡丹堪比皇家谱"等华丽描写,突出其高雅品位。

2. 心系百姓(中间8句):
- 在描写寻花赏景的闲适后,笔锋转向"丰年与民同乐",写他骑着毛驴与百姓同游浣花溪。
- "中原百姓未安居,岂能独享鸥鸟盟"两句点明主旨:即使身处优渥,仍不忘战乱中的百姓,体现士大夫的责任感。

3. 崇高品格(最后12句):
- 以"湘江勒石"、"瀚海封狼"等典故,暗写他希望建功立业、安定边疆的抱负。
- 结尾用"松树挺立"作比,赞美他平和坚定的品格,像纪渻子(古代贤人)一样德才兼备,不随波逐流。

诗歌魅力
- 表面写赏花游乐,实则"以乐景写哀情"——用绚烂的花卉反衬对民生的忧虑
- 善用比喻:将人比作仙鹤、松树,将花比作珊瑚宝玉,形象生动
- 结构巧妙:从个人雅趣→民生关怀→品格升华,层层递进
- 当代启示:提醒我们享受生活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像诗中人一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全诗就像一组逐渐拉远的镜头:先特写书斋花草,再展现民间同游,最后升华到家国情怀,在美的享受中传递出知识分子的担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