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受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首联"涉远身良苦,登高望欲迷"直接道出远行的艰辛:长途跋涉让人疲惫不堪,登上高处眺望反而更觉迷茫。这种体验就像我们现代人出远门时,走久了会累,站在高处看陌生环境反而更找不到方向。
颔联"试吟青玉案,不似白铜鞮"用两个典故作对比:想吟诵高雅的诗文(青玉案代指文人雅趣),却发现自己身处异乡(白铜鞮是湖北民歌,代表乡土气息)。就像今天一个人想保持文艺范儿,却被陌生的方言环境弄得格格不入。
颈联"露下秋虫怨,风高北马嘶"用声音营造秋夜氛围:寒露中虫鸣像在抱怨,秋风里传来马匹嘶鸣。这两个声音意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寒冷、萧瑟的夜晚,能感受到旅行者的孤寂。
尾联"槎头有新味,人在太湖西"突然转折:虽然身在异乡,但发现船头有新鲜美食(槎头指船头,暗指鲈鱼),而思念的人正在太湖西边。就像现代人在外地出差,发现当地特色菜时,突然更想念家乡的亲人。
全诗妙在把旅途的疲惫、环境的陌生、夜晚的孤寂,与突然涌现的乡愁融合在一起。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明明自己很辛苦,却惦记着远方的人,这种含蓄的情感表达比直说"我想你"更有味道。诗人用秋虫、马嘶、船头美食这些日常细节,让飘渺的思乡之情变得具体可感。
姜夔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