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天风海涛

亭后千寻屴崱峰,亭前万里见晴空。
山藏落照生新月,海涨轻涛带晚风。
世事浮云变今古,客游镵石遍西东。
近檐溜雨霜皮柏,却是渠曾识晦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又带点沧桑感的山水画卷,同时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前四句写景:亭子背后是高耸入云的屴崱峰,亭前是万里无云的晴空。夕阳西下时,新月悄悄升起;海潮轻轻涌动,晚风拂面而来。这些画面动静结合,既有高山的巍峨,又有大海的辽阔,还有日月交替的自然之美。

后四句抒情:诗人看着眼前风景,联想到世事就像浮云一样变幻无常,古今多少事都成了过眼云烟。"客游镵石遍西东"是说自己在各地游历,把足迹刻在了许多石头上。最后两句特别有意思:屋檐边被雨水冲刷的老柏树,居然曾经认识"晦翁"(可能指朱熹或另一位隐士),这老树成了历史的见证者。

整首诗的精髓在于:用永恒的自然(高山、大海、古柏)对比短暂的人生,既有对壮丽山河的赞叹,又暗含"人生短暂,自然永恒"的感慨。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老柏树这样的细节,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历史的厚重感。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