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花市(1945年)

狼藉芳菲满路陈,沾泥护惜更何人。
暗风冻雨魂销地,客慧狂花梦觉身。
结习自吟仍好事,折枝唯恐后明晨。
只应善价从渠竟,但与残红作主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1945年除夕花市的凄凉景象,通过残花凋零的意象,隐喻战乱年代普通人的苦难与坚韧。

前四句用"狼藉的落花铺满街道"的画面开篇,带出风雨中无人怜惜的残花,暗示战火中百姓像被践踏的花朵。诗人用"冻雨魂销"形容彻骨寒冷,而"狂花梦觉"则暗指人们在苦难中突然清醒——就像被风雨打落的花瓣终于看清现实。

后四句展现矛盾心理:明知买花是"多此一举"的旧习,却仍赶在黎明前折枝,生怕错过最后的美好。"善价从渠竟"讽刺人们争相抢购的荒诞,而"与残红作主宾"的结句最动人——诗人与残花互相陪伴,在废墟中坚守着对美的执着。

全诗妙在将时代悲剧藏在买花小事中:残花既是真实街景,又象征被战争摧残的生命;买花人既可笑又可敬,体现乱世中人性微光。这种"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复杂情感,正是诗歌穿越时空的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