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凉 夜饮滋玉堂

佳句如何谱。
半响间、捲地湍声,斜阳犹故。
滋玉堂中寻石友,一似巴山风雨。
更一似兰亭清煦。
长笛数声吹欲裂,见破云、冰月飞晶宇。
客偶聚,星逢五。
荷香习习生芳浦。
共凭阑、人面留张,诗肠抵杜。
管花管鱼并管鸟,宜酒宜歌宜赋。
才合了名人题语。
不是腊残惊爆竹,翠红中、禁断青蛙鼓。
相笑问,夜未午。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夜晚在滋玉堂与朋友饮酒作乐的闲适场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洒脱情趣。

上片开头用"佳句如何谱"引出创作灵感,随后描绘了傍晚的自然景象——湍急的水声、未落的夕阳,为聚会营造氛围。在滋玉堂中,作者把与友人相聚比作两种著名文人雅集:一是李商隐"巴山夜雨"的意境,二是王羲之兰亭集会的风雅。长笛声仿佛要冲破云霄,月光穿透云层洒落,五个好友如星辰般偶然相聚,画面感极强。

下片转入更细腻的感官描写。荷香从水边飘来,众人凭栏而立,互相欣赏对方如画的面容,诗兴堪比杜甫。接着连用三个"管"和三个"宜",强调这里既能赏花观鱼听鸟鸣,又适合饮酒唱歌作诗,完全符合文人雅集的理想状态。最后以幽默口吻说:这不是年节放爆竹的时候,但在这翠绿嫣红的环境中,连青蛙的叫声都显得多余。大家相视而笑,发现夜还未过半,尽兴的时光还长。

全词妙在将文人雅趣与自然景物完美融合,通过声音(笛声、湍流)、气味(荷香)、光影(斜阳、冰月)的多重感官描写,营造出一个令人陶醉的夏夜聚会场景。结尾处"夜未午"的发现,更透露出欢聚时忘情投入、不觉时间流逝的畅快心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