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思行 其二

南望蜻蛉道,西眺渠滥川。石子何磊磊,水流何煎煎。

山川隔宇县,仰视空云烟。鸿飞远不到,书迹何由传。

愁来坐自叹,气结不能言。愿假黄鹄羽,轻举随风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站在高处远眺时的孤独与愁绪,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无法传递消息的无奈。

开头两句"南望蜻蛉道,西眺渠滥川"就像用镜头扫过远方,诗人站在高处向南看蜻蛉道,向西望渠滥川,展现了一幅开阔的视野。接着用"石子何磊磊,水流何煎煎"形容眼前景象,石子堆积如山,水流湍急奔涌,这些景物描写其实是在烘托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山川隔宇县"四句道出了诗人的困境:重重山川将他和亲友分隔两地,抬头只能看见缥缈的云烟。大雁飞不到那么远,书信也无法传递,这种与世隔绝的感觉让他倍感孤独。

最后四句是情感爆发点。"愁来坐自叹,气结不能言"生动刻画了诗人愁绪郁结、说不出话的痛苦状态。他幻想能借黄鹄(传说中的神鸟)的翅膀,随风飞向远方,这个浪漫的想象恰恰反衬出现实中的无能为力。

全诗用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当我们与所爱之人相隔千里时,那种思念却无法相见的煎熬。诗人将这种情感融入山水景物之中,让读者既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壮阔,又能体会到人在天地间的渺小与孤独。最后借黄鹄羽的想象,又给这份沉重添上了一抹诗意的亮色。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