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太息弓藏狗又烹,狐悲兔死最关情。
家贫资罄身难赎,贿赂公行杀有名。
脱帻愤深檀道济,爰书冤及魏元成。
备遭惨毒缘何事,想为登场善用兵。

现代解析

这首诗名为《无题》,但实际上包含了多个典故和历史事件,通过这些内容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和不幸命运的感慨。

首句“太息弓藏狗又烹”使用了“太息”和“弓藏狗烹”的典故。前者是感叹,后者出自《战国策》,比喻功成后被杀或被弃置不用。这里用“狗烹”来形容被陷害的人,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悲伤和愤怒。

第二句“狐悲兔死最关情”运用了“狐悲兔死”的成语,意思是感同身受地体会他人的悲痛。这里诗人感叹那些失去亲人或朋友的人,他们的悲伤最为深切。

接下来两句“家贫资罄身难赎,贿赂公行杀有名”,表达了家境贫寒的人往往难以通过正当途径解决问题,而有些人却通过非法手段谋取利益,导致无辜的受害者受到伤害。

“脱帻愤深檀道济”引用了檀道济的典故。檀道济是南朝将领,因被诬陷谋反而自杀。这里的“脱帻”指的是他自杀前脱下头巾,象征着仇恨之深。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不公正待遇的强烈不满。

“爰书冤及魏元成”引用了魏元成的典故。魏元成是汉朝人,因冤案被处死。这里“爰书”指的是官方判决文书,“冤及”表达了对无辜受害者的同情。

最后两句“备遭惨毒缘何事,想为登场善用兵”是诗人对这一切的疑问。诗人在问:为何无辜的人要遭受如此悲惨的命运呢?难道只是因为他们善于用兵吗?

综上,这首诗通过引用多个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好人受害的深沉愤慨和无尽同情。诗中流露出对正义被践踏的无奈与悲伤。

袁崇焕

(1584—1630)明广东东莞人,一说广西藤县人,字元素。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邵武知县。天启初擢兵部职方司主事。超擢佥事,监关外军,筑宁远城,配置西洋大炮。天启六年,击退后金努尔哈赤进攻,升辽东巡抚。次年,击退皇太极进攻,时称“宁锦大捷”。以不为魏忠贤所喜,乞休归。崇祯元年召还,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二年,后金兵入关,威胁北京,崇焕千里赴援。崇祯帝中反间计并听信谗言,以谋叛罪下崇焕狱,磔死。有《袁督师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