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悟空禅师超脱世俗的境界,用大白话来解析:
第一句"已将世界等微尘",意思是禅师把整个世界都看作一粒尘埃那么渺小。就像我们看蚂蚁觉得微不足道,在悟道者眼里,世俗的成败得失也不过如此。
第二句"空里浮花梦里身"用了两个比喻:空中飘的花看似真实却抓不住,梦里的人身感觉真切但会醒来。这是在说我们执着的一切,包括自己的身体,都像幻影般不真实。
后两句用"龙颜"代指皇帝,说禅师不会因为对方是皇帝就另眼相看。真正的慧眼(天眼)才能认出超脱世俗的人(天人)。就像普通人用肉眼看世界,而悟道者能看到更本质的东西。
整首诗的精髓在于:用日常可见的比喻(尘埃、浮花、梦境),把深奥的佛理说得生动易懂。它告诉我们,真正的高人不慕权贵,看破红尘虚幻,这种境界普通人难以理解,只有同样开悟的人才能识别。就像现代人常说的"降维打击",悟道者站在更高维度看待世俗纷争。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