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题

峡山寒影削飞来,璇玉潆洄古洞开。
万叠芙蓉摇画幅,千秋霜雪锁楼台。
临风几想流觞兴,招隐何人授简才。
涤尽红尘应不染,移文休勒碧山隈(清康熙《禺峡山志》卷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禺峡山的美丽景色和历史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人文的雅致。

首句“峡山寒影削飞来”形象地展示了峡谷中的山峰高耸入云,山峰的轮廓在冷色调中更加清晰,仿佛是从天边飞来的。这句诗用“寒影”和“削飞来”这样的词,勾勒出一种冷峻而又雄伟的景象。

第二句“璇玉潆洄古洞开”继续描绘峡谷的特色。这里的“璇玉”指的是光滑亮丽的玉石,暗示峡谷中有清澈的溪流蜿蜒而过,“潆洄”形容水流旋绕的样子,而“古洞开”说明峡谷中还有历史悠久的洞穴。这句诗通过流水和洞穴的描写,展现了峡谷古老而又清新的自然景象。

接下来两句话“万叠芙蓉摇画幅,千秋霜雪锁楼台”继续描绘了峡谷中的景色。“万叠芙蓉”指的是成千上万的芙蓉花,这里用“叠”来形容花的数量之多,而“摇画幅”则是说这些花仿佛在画幅中摇曳,给人一种画中景的感觉。这句诗让人感到峡谷中的花海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而“千秋霜雪锁楼台”则形容了冬天时,厚厚的积雪覆盖在楼台上,给人一种宁静而冷寂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花海和积雪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既美丽又静谧的氛围。

“临风几想流觞兴,招隐何人授简才”则转向了历史和文化。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集的向往,希望能像古人一样,在清风中举行诗歌活动,同时也期待有才华的人能够前来交流。这里的“临风”是指在风中,“流觞”是一种古代文人集体饮酒赋诗的方式,“招隐”则是指招揽隐士和文人,而“授简才”则是指那些有才华的人。

最后一句“涤尽红尘应不染,移文休勒碧山隈”通过诗意的表达,进一步强调了峡谷的清雅与脱俗。“涤尽红尘”意味着峡谷中的空气和景色让人感觉远离了世俗的纷扰,“应不染”则意味着这里的环境纯净,不会受到外界的污染。“移文休勒碧山隈”则是说,希望将这些美好景色留在心中,不必在山边刻上文字。

整首诗通过对峡谷自然景色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静谧雅致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和文人雅韵的独特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