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巫闾山

虞封十二山,医巫闾镇幽。
一重复一掩,秀色横九州。
元化始煦妪,神功继雕锼。
巨灵右踏足,断鳌左昂头。
百里尽东骛,天际穿云糺。
一一青莲花,万手搴不留。
其下作巨镇,祠庙岁增修。
内府出金钱,宝翰蟠银钩。
焜耀万万古,丰碑树崇邱。
秩礼视三公,圭币荐百羞。
五风而十雨,有祷神必酬。
登望义州北,边陲昔虔刘。
长剑斩封豕,壮士脱兜鍪。
于今隶王官,妇子乐锄耰。
时载十围木,出市布与裘。
夫犁吊旧营,怀古风飕飗。
移屯耿校尉,无虑扼其喉。
万帐请受降,兵气如连牛。
馀威震东部,砮矢贡挹娄。
前临望海堂,指顾发一沤。
阎浮百亿界,小水笑麟洲。
昔者东丹王,校猎来清秋。
忽慕吴太伯,举帆越之罘。
随身千卷书,美人同綵舟。
丹青入图画,秘府多藏收。
洛城血坡陀,归魂招得不。
犹闻影殿在,岁久不可求。
前年地忽坼,遗踪出山陬。
朱门森阴沈,髣髴垂前旒。
牧竖不敢入,风雨声啾啾。
昨者杨县尹,始掩土一抔。
我欲镌之石,大书立道周。
驱车凉风节,青岩(寺名)云木稠。
上寻瀑布泉,下访潜龙湫。
夙与禽庆期,愿接卢敖游。
行当见白鹿,夹我岩前辀。
人生知几何,悠悠复悠悠。
遥从五岳外,高视沧溟流。

现代解析

这首《医巫闾山》用生动的画面和传奇故事,描绘了医巫闾山的壮美风光和深厚历史。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山的雄伟与神圣(开头到"丰碑树崇邱")
诗人把医巫闾山比作神话中的巨人(巨灵、断鳌),说它像一朵永远摘不走的青莲花。这里自古就是祭祀重地,朝廷花大钱修建庙宇,立碑刻字,把山当作"三公"(古代最高官职)一样尊敬。说明这座山不仅是自然奇观,更是精神象征。

第二部分:历史战场变安居乐业("秩礼视三公"到"妇子乐锄耰")
诗人回忆这里曾是边关战场("长剑斩封豕"指打仗),如今百姓能安心种地("乐锄耰"),木头能做成衣服买卖,通过今昔对比展现和平的可贵。

第三部分:英雄传说与异族臣服("夫犁吊旧营"到"砮矢贡挹娄")
用耿校尉屯兵、异族挹娄人进贡弓箭的故事,表现这座山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就像掐住敌人喉咙的关卡,彰显中原王朝的威严。

第四部分:沧海桑田的哲思("前临望海堂"到"小水笑麟洲")
站在山顶看海,诗人产生宇宙遐想:大海在佛经描述的百亿世界中不过是一滴水,这种宏大视角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永恒与人类的渺小。

第五部分:东丹王的传奇("昔者东丹王"到"秘府多藏收")
讲述辽国太子东丹王带着书籍美人乘船南下的故事,像一幅历史画卷,既有皇家气派("丹青入图画"),又暗藏权力斗争的悲凉。

第六部分:遗迹的沧桑("洛城血坡陀"到"风雨声啾啾")
描写荒废的宫殿遗址阴森神秘,连牧童都不敢靠近,只有风雨呜咽,通过破败景象传递历史无情。

第七部分:个人感悟与登山(最后段落)
诗人想为遗迹立碑,接着描写自己登山寻访瀑布、龙潭,最后表达超脱世俗的愿望——希望能像仙人一样骑着白鹿游山玩水,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精神的自由。

全诗精髓:
1. 立体画卷:像无人机航拍+历史纪录片,既有山脉的磅礴气势,又有细部的人文故事。
2. 时间魔法:把千万年地质变化、王朝兴衰、个人游历压缩在一首诗里,形成强烈的时间纵深感。
3. 矛盾之美:神圣祭祀与血腥战场、辉煌宫殿与破败遗迹、现实登山与神仙幻想交织,展现历史的复杂质感。
4. 终极关怀:通过高山大海的永恒反衬人生短暂,最后用"悠悠复悠悠"的感慨,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