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天独处的场景,流露出对病中友人的深切思念。
前两句"风吹斜雨湿窗纱,危坐惟看书满家"像一幅动态画面:斜风细雨拍打窗纱,诗人独自端坐在堆满书籍的房间里。这里"危坐"不是指危险,而是形容坐姿端正而孤独的状态,满屋的书本暗示了诗人平日与书为伴的生活。
后两句"幽意须君来共对,门前不见玉人车"直接抒发了思念之情。"幽意"指那些藏在心底的微妙感受,诗人渴望与友人尤子伟分享,但门前始终看不到友人乘坐的马车("玉人车"是美称,指友人高雅的形象)。"不见"二字透露出等待的失落,让雨天的寂寥感更加浓重。
全诗妙在将外在的雨景与内心的思念自然融合。风雨敲窗的声响、满室的书香、空荡的门前,这些细节共同营造出既宁静又带着淡淡忧伤的氛围,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对病中友人的牵挂之情。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