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赞佛眼和尚》虽然短小,但充满了禅宗的机锋和深意。我们可以分句来理解:
第一句"因我得礼你"看似简单,实则点出了禅宗"平等互照"的核心——我礼敬你,你也因我的礼敬而显现佛性。就像照镜子,镜中人和镜外人互相成就。
第二句"玄沙出窠臼"用了禅宗公案的典故。玄沙师备禅师以打破常规著称,这里比喻佛眼和尚像玄沙一样,能跳出思维定式,不落俗套。就像现代人说的"跳出盒子思考"。
第三句"龙门与荐灯后"最富画面感。"龙门"象征修行难关,"荐灯"指传承佛法。意思是佛眼和尚不仅自己越过修行难关,还能为后人点亮指路明灯。好比登山者登顶后,为后来者留下路标。
最后一声"咄!"是典型的禅宗手法,像突然的棒喝,打断读者的常规思维。就像有人在你沉思时突然拍桌,让你瞬间清醒。
整首诗的精妙在于:用最简练的文字,既赞美了佛眼和尚的修行境界(自己能悟道,还能引导他人),又暗含禅宗"不立文字"的宗旨。就像用火柴划亮黑暗,短暂的火光中,让人瞥见整个星空。
释道行
释道行(一○八九~一一五一),处州(今浙江丽水)人,俗姓叶。幼有出尘志,间从天宁微禅师游。年十九,礼普照觉印英禅师,得度。去参佛眼清远禅师,契悟。后辞省亲。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徐康国知处州,请开法于寿宁。次迁法海天宁乌巨。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从知饶州陈璹请,至饶。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三。称雪堂道行禅师。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四十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