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滕生还吴滕乃叶郡推之客

不辞为客久,所恋主人贤。郡閤同蔬食,归囊倒俸钱。

岭猿催去马,江月照鸣舷。自说惭干谒,家原有薄田。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滕生的客人要离开吴地回家,诗人对他的不舍和赞美。

前两句说滕生虽然长期在外作客,但一直不愿离开,因为他很敬重主人(叶郡推)的为人。"不辞为客久"说明他待了很久,"所恋主人贤"点明他是因为主人品德好才舍不得走。

中间四句用具体事例展现主客之间的情谊:他们一起在官府吃简单的饭菜(说明主人清廉),主人还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给滕生当盘缠。"岭猿催去马"用猿猴的叫声暗示离别在即,"江月照鸣舷"描绘月光下船只启航的画面,很有意境。

最后两句是滕生的自谦:他说自己来拜访其实是有些不好意思的(因为古代主动拜访权贵常被认为有求于人),但好在家里还有薄田可以耕种,暗示自己并非为了利益而来,而是真心敬重主人。

全诗通过日常细节展现真挚的主客情谊,没有华丽辞藻,却让人感受到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珍贵。最打动人心的就是那种不计较物质利益、纯粹欣赏对方人品的交往方式。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