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比喻,探讨了人生追求与虚幻的本质。
前两句"世味迷人又不知,纷纷蕉鹿竟奚为"说:世俗的诱惑让人沉迷其中却不自知,人们像追逐"蕉鹿"(用叶子伪装成鹿的典故)一样忙忙碌碌,到底在追求什么呢?这里用"蕉鹿"比喻人们追逐的虚妄目标。
后两句"山翁正坐山堂上,笑问黄粱第几炊"描绘了一位超脱的隐士形象:山中老翁静静坐在草堂里,笑着问那些追逐功名的人:"你们这是第几次做黄粱美梦了?"用"黄粱梦"的典故(指短暂虚幻的富贵梦),暗示世俗追求终将如梦境般消散。
全诗通过对比:
- 世俗人的盲目追逐 vs 隐士的清醒旁观
- 热闹的功利世界 vs 宁静的山林生活
- 虚幻的追求 vs 透彻的觉悟
传递出"看破红尘"的智慧,提醒人们不要被世俗欲望蒙蔽,像诗中的山翁一样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生活的本质。语言通俗但意境深远,就像一位智慧老人用讲故事的方式点醒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