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曹娥庙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景象表达了对孝道的赞美和自问自答的感慨。
首句“禀来纯孝质”指的是曹娥的孝心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通过读书学习来获得,直接表现了曹娥的孝心的纯真和伟大。
接下来的两句“断石苔侵字,荒祠客下车”描述了庙宇的荒凉景象。虽然庙宇已经荒废,石碑上的字迹也被苔藓覆盖,但诗人依然下车参观,表明曹娥的故事对人们仍有强大的吸引力。
“林香埋玉骨,江净出文鱼”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美好的景象,象征着曹娥的美德和精神。林中的花香仿佛能掩埋她的遗体,而清澈的江水中,文鱼(这里指文雅的鱼,象征智慧和美德)游来,是对曹娥智慧和品德高尚的赞美。
最后两句“多少儒冠者,低头愧此姝”则是诗人的一种自问自答,诗人感叹那些有学问的人在面对曹娥这样的孝女时,都感到自惭形秽,表达了对曹娥孝行的敬仰和自我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曹娥庙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变化,赞扬了孝道的力量,同时也启发读者思考自身行为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