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山行

自怜汨没滞天涯,閒趁清明领物华。
槐火取将初试茗,楝风吹尽更无花。
云山石磴三千级,岭海春城十万家。
归去越王台上路,鹧鸪声断夕阳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明时节行走在山中的所见所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句“自怜汨没滞天涯”,表达了诗人的自我感慨,意思是自己长时间在外漂泊,现在恰逢清明时节,不禁自怜。清明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通常会踏青祭祖,诗人借清明时节抒发离乡背井的愁绪。

第二句“閒趁清明领物华”,意思是趁着清明闲暇的时光,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美好。清明时节,万物复苏,春天的美景一览无余。

接下来“槐火取将初试茗,楝风吹尽更无花”,描绘了诗人在清明时节的具体所见。槐树的火红色新叶和初尝的茗茶,以及带有楝花香气的风吹过,都让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气息。而“楝风吹尽更无花”暗示着春天已经接近尾声,花朵也在风中凋零,这也引发了一丝感慨。

“云山石磴三千级,岭海春城十万家”,这句描绘了诗人所见的山景,连绵的山脉,石阶蜿蜒而上,仿佛可以通往千级台阶之上。诗人所处的城市被山峦环绕,如同海中的城池,繁华热闹,城市中有十万家人家。

最后两句“归去越王台上路,鹧鸪声断夕阳斜”,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踏上归途,心情有些淡淡伤感。诗人走在越王台上回望的道路,听着鹧鸪的叫声,夕阳西下,整个场景充满了淡淡的离愁别绪。

整首诗通过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观和诗人内心的感触,表达了一个人在外漂泊、怀念家乡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