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蒋元肃蕴仁堂
人孰无父母,图报良亦难。
忽兴风树悲,莫尽菽水欢。
君羹不易尝,而况荣以官。
向来蒋令君(自注:堂乃宰德化时作。),庆具颜方丹。
手折东堂桂,口咏南陔兰。
生封拜君命,戏彩慈颜温(四库本作慈温颜)。
教之由义方,蕴之在仁端。
仁熟椿亦老,亲荣心始安。
堂在人事非,思亲诚益殚。
已足广文饭,方弹贡公冠。
愿移前日孝,要作忠臣看(以上《梅溪先生后集》卷一九)。
忽兴风树悲,莫尽菽水欢。
君羹不易尝,而况荣以官。
向来蒋令君(自注:堂乃宰德化时作。),庆具颜方丹。
手折东堂桂,口咏南陔兰。
生封拜君命,戏彩慈颜温(四库本作慈温颜)。
教之由义方,蕴之在仁端。
仁熟椿亦老,亲荣心始安。
堂在人事非,思亲诚益殚。
已足广文饭,方弹贡公冠。
愿移前日孝,要作忠臣看(以上《梅溪先生后集》卷一九)。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孝道和忠义,主题很接地气——人如何报答父母的恩情,又如何把对父母的爱转化为对国家的忠诚。
开头四句就戳中人心:谁没有父母呢?但真正能回报父母恩情的人太少了。就像风吹树摇让人伤感,粗茶淡饭的孝心也难以完全表达。这里用"风树悲"(典故出自"树欲静而风不止")和"菽水欢"(指简单的孝养)两个比喻,说尽了为人子女的无奈。
中间部分用蒋元肃的故事举例:他当官后建了"蕴仁堂"孝敬母亲,让母亲享受荣耀("生封拜君命"),自己穿着彩衣逗母亲开心("戏彩慈颜温")。诗人称赞他把仁爱之心("义方""仁端")教给下一代,这种孝心让父母欣慰,就像老椿树(象征父亲)枝繁叶茂一样圆满。
但转折来了——现在堂还在,人已非。诗人由此升华主题:真正的孝子不仅要让父母脸上有光("广文饭"指体面生活),更要像汉代贡禹那样做个好官("弹贡公冠")。最后两句是精华:把对父母的孝心,转化成对国家的忠心,这才是大孝。
全诗就像长辈拉家常:先用大实话引起共鸣,再讲个成功案例,最后升华到"忠孝两全"的人生智慧。没有说教味,反而像朋友谈心,把"小家之孝"和"大家之忠"的关系说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