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东平侍郎诞辰纪德
帝丛资寅亮,鸿钧翊太宁。
天开钓璜胄,家袭降崧灵。
复九萌阳管,生三瑞砌蓂。
毓贤兹表日,卫世遂传经。
览德重光旦,参机茂宰庭。
群生倚舟檝,万化入丹青。
坐纳藏山史,追论象服刑。
前筹罄中悃,吉栋石基扃。
国伫汾阳考,人祈卫武龄。
孤心知所嚮,帝座六符星。
天开钓璜胄,家袭降崧灵。
复九萌阳管,生三瑞砌蓂。
毓贤兹表日,卫世遂传经。
览德重光旦,参机茂宰庭。
群生倚舟檝,万化入丹青。
坐纳藏山史,追论象服刑。
前筹罄中悃,吉栋石基扃。
国伫汾阳考,人祈卫武龄。
孤心知所嚮,帝座六符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祝贺东平侍郎(古代高级官员)生日的赞歌,用大量比喻和典故歌颂他的品德、功绩和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出身与使命
开头用"帝丛""鸿钧"等宏大词汇,说侍郎像天选之人("钓璜胄"用姜子牙钓鱼遇周文王的典故),家族世代有贤才("降崧灵"指周朝贤臣申伯),暗示他生来就肩负治国重任。
2. 才能与贡献
用自然现象比喻他的作用:像冬至后阳气复苏("复九萌阳管"),像预示祥瑞的蓂草("瑞砌蓂")。说他培养人才("毓贤")、保卫国家("卫世")、参与机要政务("参机茂宰庭"),像渡船的桨一样承载百姓希望("群生倚舟檝")。
3. 品德与声望
把他比作历史名臣:像"藏山史"(指史官董狐刚直不阿),像周宣王贤臣仲山甫("象服刑"典故)。说他尽心谋划("前筹罄中悃"),是国家栋梁("吉栋石基扃"),百姓期待他像唐代郭子仪("汾阳考")或卫国贤君("卫武龄")一样长寿辅政。
4. 结尾升华
最后用"帝座六符星"(象征宰相的星宿)收尾,强调他的忠诚("孤心知所嚮")与朝廷对他的倚重。
全诗核心是通过神话、历史、自然的多重比喻,把这位侍郎塑造成德才兼备、关乎国运的贤臣。虽然现代人看来有些夸张,但体现了古代对理想官员的期待:既要能力出众,又要道德完美,既是实干家,又是精神象征。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