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孟思

我忆钱唐吴孟思,三年不见近何如。
半生白眼看俗士,一代清名工籀书。
江上风尘何澒洞,天边鸿雁亦萧疏。
多君早结筹山屋,自树衡茅赋卜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诗人怀念友人吴孟思的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吴孟思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眼前时局的忧虑。

首句“我忆钱唐吴孟思”,诗人直接表达了对吴孟思的思念之情。“钱唐”指的是吴孟思的故乡杭州,钱塘江边。这一句点明了怀念的对象和地点。

“三年不见近何如”表达了诗人与吴孟思分别已三年之久,不知道他的近况如何。这句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心。

“半生白眼看俗士”中的“白眼”原是古代的一种礼貌行为,用眼睛表示尊重,这里用反语,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不屑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一代清名工籀书”赞扬了吴孟思的品德和书画才能,称赞他是当代值得称道的人物。其中“籀书”指的是古文字,这里指吴孟思的书法造诣。

“江上风尘何澒洞,天边鸿雁亦萧疏”这两句描绘了时局的动荡不安。江边的风尘代表了社会的混乱和不安定,而天空中稀疏的雁群则象征着人才的流失,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多君早结筹山屋,自树衡茅赋卜居”诗人提到吴孟思早已建立了自己的居所,并在那里过着隐居的生活,表达了对吴孟思选择淡泊生活的敬佩之情。其中“筹山屋”“衡茅”都是表示简陋住所的词,突出其简朴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通过怀念友人吴孟思,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时局的忧虑,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生活态度的赞赏。

吴景奎

(1292—1355)婺州兰溪人,字文可。七岁力学如成人,年十三为乡正。刘贞为浙东宪府掾,辟为从事,后荐署兴化路儒学录,以母老辞不就。博学,尤善为诗,词句清丽,有唐人风。有《药房樵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