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二首 其二

风露扶疏蔓翠藤,玉花剪刻见层层。
清香夜久偏闻处,寂寞书生对一灯。

现代解析

这首《茉莉花》描绘了一个书生夜晚独对茉莉的场景,通过花与人的互动,传递出清幽孤寂的意境。

前两句写茉莉花的形态:夜风吹拂带着露水,茉莉藤蔓枝叶茂盛,翠绿可人。那洁白如玉的花朵层层绽放,精巧得像是被人用心剪刻出来的。这里用"剪刻"形容花瓣的精致,赋予静态的花以人工雕琢的美感。

后两句转入人的感受:夜深人静时,茉莉的清香格外明显。寂寞的书生独自面对一盏孤灯,与幽幽花香相伴。这里"偏闻"二字很妙,既说明花香在夜晚更明显,也暗示书生因为孤独而更敏感地捕捉到这份清香。灯光与花香形成冷暖对比,书生的寂寞与茉莉的鲜活也形成反差,但二者又在宁静的夜晚达成和谐。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茉莉的清雅与读书人的孤高联系起来。茉莉不需要艳丽色彩,靠素雅清香就能打动人心;书生不追求热闹,在寂寞中自有一份坚守。夜深人静时,花与人默默相对,清香与孤灯彼此映照,构成一幅清雅脱俗的文人夜读图。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