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友人润木回朝任职时写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前两句"直伴多卿贰,归休独老翁"形成鲜明对比:友人(润木)身边有许多高官相伴,而自己却像孤独的老头子一样退休归隐。这里既表达了羡慕,也暗含对官场现实的无奈。
中间四句是作者的自述:"十年供奉后"指自己曾长期在朝为官,"一梦欠伸中"用打哈欠伸懒腰的慵懒姿态,比喻官场生活如梦般虚幻;"起废恩长负"说自己曾被起用又遭废弃,始终觉得辜负了皇恩;"随班命不同"则感叹同僚们命运各不相同。这些句子生动展现了古代官员的仕途浮沉。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用家常话叮嘱友人:"定蒙相问讯"预料友人回朝后会被人问起自己,于是提前交代"为道耳全聋"——就说我耳朵全聋了。这看似幽默的托词,实则暗含深意:既表示自己已远离朝政,不愿再涉足是非,也透露出对官场人际关系的疏离感。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通过退休官员与在职官员的对比,展现了宦海沉浮的复杂心境。最打动人的是结尾处"耳聋"的巧妙说法,用生活化的比喻道出了看透官场后的豁达与智慧。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