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九龙闻卢沟桥之变愤笔书此

楼依初日对愁生,边徼烽烟照眼明。
薇蕨西山人可采,鱼盐东海利同倾。
蛮歌入户曾惆怅,朝报沿街有战争。
置我此间宜中酒,江潮满地独閒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旅居香港九龙时,听闻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后悲愤交加的心情。

开头两句"楼依初日对愁生,边徼烽烟照眼明":清晨在楼上看着朝阳,却满心忧愁,因为边境的战火已经烧到了眼前。用"初日"和"烽烟"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和平与战争的冲突。

三四句"薇蕨西山人可采,鱼盐东海利同倾":西山可以采野菜,东海可以捕鱼晒盐,这些都是生活的基本需求。但"同倾"二字暗示这些生活资源都要为抗战付出,百姓生计受到严重影响。

五六句"蛮歌入户曾惆怅,朝报沿街有战争":听到异乡的歌声更添愁绪,街上叫卖的报纸都在报道战争消息。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战火已蔓延到每个人身边。

最后两句"置我此间宜中酒,江潮满地独閒行":身处异地只能借酒消愁,独自在潮水边徘徊。用"独閒行"的反衬手法,表面悠闲实则内心煎熬,表达了对国难的无力感和忧国之情。

全诗通过日常景物与战争阴影的对比,用朴素的语言道出了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没有直接写血腥战场,而是从普通人的生活视角,让读者感受到战争带来的压抑与痛苦,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有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