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裘父侄季狸竹夫人歌
我家门户潇潇侯,渭川千亩封君俦。
自应秀气到儿女,骨格凛凛含清秋。
向来玉立蹄轮道,已解使人除热恼。
事君为取冰雪清,岂是与君相媚好。
人生用舍元有时,秋堂挂壁何足悲。
不是短檠长弃置,会与夏簟还相宜。
自应秀气到儿女,骨格凛凛含清秋。
向来玉立蹄轮道,已解使人除热恼。
事君为取冰雪清,岂是与君相媚好。
人生用舍元有时,秋堂挂壁何足悲。
不是短檠长弃置,会与夏簟还相宜。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竹夫人"(古代一种竹制纳凉用具)为引子,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竹子高洁的品格和实用价值。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前四句用贵族比喻写竹子的高贵出身。说竹子就像潇洒的侯爵,拥有渭水边千亩封地,这种清秀气质自然遗传给了"儿女"(指竹制品),每个竹制品都带着秋霜般凛然的气质。
中间四句写竹制品的实用价值。说竹子原本挺拔地站在路边,做成"竹夫人"后就能为人消暑解热。它用冰雪般的清凉侍奉主人,并非刻意讨好,而是本性使然。
后四句表达豁达的人生观。就像物品有季节性的用与不用,夏天过去后竹夫人被挂在墙上也不必伤感。它并非被永远抛弃,等到来年夏天,又会重新派上用场。
全诗妙在将普通日用品写出人格魅力,借物喻理:一方面赞美竹子"清凉自持"的君子品格,另一方面也暗喻人生际遇的起伏本是常态,暂时的"闲置"不必介怀。语言清新自然,把深刻的处世哲学融入生活小物,读来既亲切又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