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词。
《剪江至焦山并游巨公厓诸胜 其二》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游览江山的所见所感。首先,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
第一句:“石骨崚嶒石发纤”,这句描述了诗人眼前的景色,有高大险峻的石山和细长的石发(可能是指瀑布或者溪流)。这里的“崚嶒”和“纤”都是形容词,用来描绘山的形状和石发的特征。
第二句:“海云东上日西淹”,这句描述了诗人感受到的时间流逝和自然景观的变化。海边的云彩向东方飘去,太阳西沉,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
第三句:“来春我看桃花处”,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桃花美景的向往。春天是桃花盛开的季节,诗人期待春天到来,欣赏美丽的桃花景色。
第四句:“之字江流品字岩(厓正对桃花洲)”,这句描绘了江流的曲折和岩石的奇特形状。江流像“之”字一样曲折流淌,岩石像“品”字一样独特。而这些岩石正对着桃花洲,使得桃花的美景和岩石的奇特相互映衬。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人用富有画面感的词语,让读者仿佛看到了险峻的石山、飘动的云彩、流淌的江水、独特的岩石和盛开的桃花。通过这些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美景的魅力和诗人的情感。让普通读者也能通过这首诗感受到自然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