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坐

行藏何事老相侵,流水高山自古今。
强把诗书连夜读,唤回灯火十年心。
人间富贵非难有,圣处工夫索愈深。
不觉雨声吹入耳,秋风窗下一沉吟。

现代解析

这首诗《危坐》展现了一个人在深夜独坐时的内心独白,既有对人生的思考,也有对自我追求的坚持。下面我用通俗的语言解析每一句的含义和情感:

1. “行藏何事老相侵”
- 诗人感叹:为什么年纪越大,越容易被琐事困扰?"行藏"指人生的进退选择,"老相侵"暗示岁月带来的烦恼不断打扰自己。这句写出了中年人常见的疲惫感。

2. “流水高山自古今”
- 用"流水"比喻时间流逝,"高山"象征永恒。意思是:自然永恒不变,但人生短暂。通过对比,突出人的渺小与无奈。

3. “强把诗书连夜读”
- 即使疲惫,仍强迫自己熬夜读书。"强"字透露出一种倔强,明知辛苦却坚持学习,展现了读书人的自律。

4. “唤回灯火十年心”
- 深夜的灯火让他想起年轻时苦读的十年。这句充满回忆,灯火既是实指灯光,也象征理想的光亮,表达不忘初心。

5. “人间富贵非难有”
- 世俗的富贵并非难求。诗人看似说富贵容易,实则是转折——他真正追求的不是这些。

6. “圣处工夫索愈深”
- 真正难的是追求学问或道德的境界,越钻研越觉得深奥。"圣处"指崇高的精神追求,体现诗人对自我提升的执着。

7. “不觉雨声吹入耳”
- 沉思中突然听到雨声。这个细节让画面生动起来,从内心世界拉回现实,雨声成了思绪的打断者。

8. “秋风窗下一沉吟”
- 秋风吹进窗户,他独自低声叹息。"秋风"常代表萧瑟,"沉吟"是犹豫的思考。结尾定格在一个孤独而深刻的瞬间。

整体精髓:
这首诗写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夜晚。他年纪渐长,感到时间压力和琐事烦恼,但仍坚持读书学习。虽然知道富贵容易得到,却更愿意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最后在秋雨声中独自沉思,表现了一种孤独却坚定的精神追求。

魅力所在:
- 真实感:熬夜读书、中年焦虑等细节容易引起现代人共鸣。
- 矛盾美:既感叹岁月无情,又坚持理想;既知道富贵易得,却选择更难的路。
- 画面感:灯火、秋雨、窗下的身影,像一幅水墨画,安静而有力量。

普通人读来,能感受到一种"明知生活不易,仍选择坚持"的勇气,这正是这首诗打动人心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