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公邀集莲花峰(五六实事)

万山西去翠涛长,特插层峰菡萏黄。
止与将军横一槊,翻疑迦叶坐中央。
频传鹦鹉篝长袖,新买韩卢猎大荒。
昨夜边西闻插羽,几回乘醉拂干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豪迈的边塞聚会,充满英雄气概和边疆风情。

前两句用壮阔的自然景色开场:连绵的群山像绿色波浪向西延伸,其中一座形似莲花的黄色山峰格外醒目。这里用"菡萏"(荷花)比喻山峰形状,既形象又带着一丝神圣感。

中间四句刻画聚会场景:将军们横持长矛比武较量,气势如虹得仿佛佛教尊者迦叶现身;宴会上有鹦鹉学舌助兴,舞姬长袖翩翩,新训练的猎犬准备去荒野狩猎。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边关将领们既尚武又风雅的生活。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提到昨夜边境传来军情急报("插羽"指插着羽毛的紧急军书),但将军们依然从容不迫,醉中擦拭宝剑准备迎敌。这种举重若轻的态度,凸显出久经沙场的豪杰气度。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展示苍茫山河,再聚焦热闹宴会,最后定格在宝剑寒光上。通过这种对比,既表现了戍边生活的丰富多彩,又暗含时刻备战的紧张感,让人感受到古代军人"醉卧沙场君莫笑"的独特情怀。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