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穷书生靠打柴为生的故事,但背后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前两句说这人生活穷得只剩一捆柴火,但柴担上总放着书——明明穷得叮当响,却因为沉迷读书完全忘了自己穷。这里用"担头书卷"这个细节特别生动,就像现代人边送外卖边背单词,穷但志气不短。
后两句突然转折:等这人终于功成名就衣锦还乡时,发现当年一起吃苦的老朋友还在路上扫大街。这里"清除"就是扫街的意思,用"昼锦"(白天穿华丽官服)和"清除"对比,一个飞黄腾达,一个仍在底层。
最妙的是"却怜"二字——不是炫耀也不是嫌弃,而是带着心疼的理解。诗人想说:成功时别忘记老伙伴,人生起落无常,今天你发达了,可能明天就轮到别人。这种对命运无常的感叹,对贫贱之交的珍视,才是打动人的地方。就像现代人说的"莫欺少年穷",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