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石堂
新堂良佳哉,前山罗万戟。
中有倚天石,玉立破深碧。
异时老夕郎,直道众谗咋。
不种南山豆,聊卜辋川宅。
举头得佛观,喜甚几折屐。
名加一字褒,价重连城璧。
忽骑箕尾去,胜概堕岑寂。
乃孙丘壑姿,结屋踵前迹。
时呼名胜流,谈觞阅晨夕。
向来富贵人,搜索遍山泽。
舳舻蔽江淮,斧凿巧鑱刻。
屡闻挥橐金,所得仅鸡肋。
谁能燕坐间,领略在几席。
要知此段奇,自是天所惜。
吾生事幽讨,佳处皆足历。
是中一延睇,颇觉慰平昔。
会须买东邻,来作堂中客。
公乎肯见容,斯言当不食。
中有倚天石,玉立破深碧。
异时老夕郎,直道众谗咋。
不种南山豆,聊卜辋川宅。
举头得佛观,喜甚几折屐。
名加一字褒,价重连城璧。
忽骑箕尾去,胜概堕岑寂。
乃孙丘壑姿,结屋踵前迹。
时呼名胜流,谈觞阅晨夕。
向来富贵人,搜索遍山泽。
舳舻蔽江淮,斧凿巧鑱刻。
屡闻挥橐金,所得仅鸡肋。
谁能燕坐间,领略在几席。
要知此段奇,自是天所惜。
吾生事幽讨,佳处皆足历。
是中一延睇,颇觉慰平昔。
会须买东邻,来作堂中客。
公乎肯见容,斯言当不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穹石堂"的隐居之所,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的交织,表达了作者对清高品格和闲适生活的向往。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描写堂前景色:新盖的厅堂前群山如戟般耸立,中央一块高耸入云的奇石冲破青翠,营造出雄奇壮美的意境。
2. 中间转入人生思考:通过对比两种人生态度: - 富贵者劳心费力搜奇猎艳("搜索遍山泽""斧凿巧鑱刻"),却只能得到些微不足道的东西("所得仅鸡肋") - 智者则能在静坐中领略自然真趣("燕坐间领略在几席"),暗示真正的珍宝不需要刻意追求。
3. 结尾抒发隐居愿望:作者表示自己一生都在寻幽访胜,现在看到这处景致深感慰藉,希望能买下邻近住处,成为这里的常客。
诗歌魅力在于: - 用"倚天石"等生动比喻展现自然奇观 - 通过富贵者与智者的对比,揭示"刻意追求反失其真"的生活哲理 - "要知此段奇,自是天所惜"等句表明美好的事物需要缘分和慧眼 - 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最后"来作堂中客"的愿望显得真挚动人
全诗赞美了超脱功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对现代人追求心灵宁静仍有启发意义。
苏钦
苏钦,字伯臣,一字伯承(清乾隆《仙游县志》卷二九),仙游(今属福建)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调惠州录事参军。历知闽清、闽县、新建县。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擢知巴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七)。二十八年,知阆州,寻除利州路转运判官、转运使,卒于官。有《两汉提要》十卷(《仙游县志》卷三三),已佚。事见《莆阳文献》列传第一八。今录诗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