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七星岩

偷閒閒步上星岩,去去清风捲客衫。
万丈烟霞归眼界,一重门洞又机缄。
高低石磴仙留迹,红紫奇花鸟乱衔。
醉把茅龙题翠壁,白云玄鹤满松杉(明郭棐《岭海名胜记》卷一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七星岩时的闲适心境和自然美景,语言生动,画面感强。

首句“偷閒閒步上星岩”直接点明主题——忙里偷闲去爬山。“偷閒”二字带着俏皮感,就像现代人周末突然决定去郊游的心情。用“閒步”形容慢悠悠的登山步伐,立刻营造出轻松氛围。

第二句“去去清风捲客衫”是绝妙的动态描写:山风一阵阵吹来,把游客的衣衫吹得翻飞。“去去”这个叠词用得巧妙,既形容清风断续吹拂,又暗含催促游人继续前行的意味,仿佛清风在说“走吧走吧”。

三四句“万丈烟霞归眼界,一重门洞又机缄”形成视觉的递进。先写开阔远景——登高后万千云霞尽收眼底;再写近处奇观——穿过石门又见新天地。“机缄”原指机关暗锁,这里比喻山洞像藏着秘密的宝箱,充满探索趣味。

五六句把视线转向山路细节:高低错落的石阶上“仙留迹”,让人联想神话传说;色彩艳丽的山花被飞鸟“乱衔”,一个“乱”字写出鸟雀嬉闹的生机。这两句虚实结合,既有具象的“石磴”“奇花”,又有飘渺的“仙迹”,增添奇幻色彩。

结尾最有趣:“醉把茅龙题翠壁”活画出一个微醺的文人,用茅草扎成“毛笔”在岩壁上题诗(古人真有这种风雅之举)。最后“白云玄鹤满松杉”如电影收尾镜头:白鹤在松林间盘旋,云烟袅袅,余韵悠长。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用“偷閒”“醉把”等词破除传统山水诗的严肃感;二是“捲客衫”“鸟乱衔”等动态描写让画面活起来;三是把游记写成发现之旅,从云霞到石门,从石阶到题壁,层层递进如导游解说,读来身临其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