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峰书院借庐(此诗收于连横《台湾诗乘》。)

花木萧疏草不除,广文官冷乐何如。
家无醅酒贪留客,橐有俸钱常买书。
半日吟诗登小阁,几人问字到吾庐。
本来面目依然在,且拟携经带月锄(江宝钗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贫却自得其乐的文人生活场景,充满质朴的生活情趣和淡泊的精神追求。

前两句写居住环境:书院里花草树木疏落,野草也不修剪,说明主人无心打理外在排场。但这位收入微薄的教书先生("广文官"指学官)却觉得这样很快乐,展现安贫乐道的心态。

中间四句用生活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家里没酒却总想留客,说明主人热情好客;微薄薪水都用来买书,可见对学问的热爱;每天花半天在小阁楼吟诗,偶尔有人来请教学问,勾勒出一个沉浸书香、与世无争的学者形象。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虽然生活清苦,但保持着读书人的本真("本来面目")。"带月锄"的意象特别生动,既指趁着月光耕种自给自足,也暗喻像古人一样边劳动边研读经典,体现传统文人耕读传家的精神。

全诗妙在用日常小事展现精神境界:物质匮乏但精神富足,环境简陋却充满诗意。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清贫中保持体面、在简朴里坚守初心的生活态度,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一种超越时代的文人风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