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方广闻长老守荣化去敬夫感而赋诗次韵

上方长老已寻真,禅室空存锡杖新。
自是屋梁留夜月,可怜飘泊係留身。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在方广寺过夜时,听说寺里的老和尚(长老)已经去世(寻真,指僧人追求真理而圆寂),禅房里只留下他生前用过的锡杖。作者触景生情,感慨人生无常。

"屋梁留夜月"用了个典故:古人认为月光会记住照过的地方,这里比喻老和尚虽然去世,但他的精神像月光一样还留在禅房。后两句是作者自嘲:老和尚已经超脱生死,而自己却还在红尘中漂泊,被俗世牵绊。

全诗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生死无常的感慨、对修行者的敬慕,以及对自己无法超脱的无奈。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物是人非的淡淡哀愁,和月光一样清澈又带着凉意。

林用中

福州古田人,字择之,号东屏,一号草堂。始学于林光朝,后赴建安从朱熹学。熹尝称其通悟修谨,嗜学不倦,谓为畏友。终身不求仕进。有《草堂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