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洞

半世观山鬓已皤,欲求钓艇老渔蓑。
杖藜又过烟霞洞,闻说当年烂斧柯。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物心境的诗词,题目为《朝阳洞》。让我们来逐句分析:

1. “半世观山鬓已皤”:这句诗描绘了诗人长时间的游历和岁月的痕迹。“半世”意味着诗人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人生旅途。“观山”说明诗人一直在欣赏自然美景。“鬓已皤”则暗示了诗人已经老去,头发变白。
2. “欲求钓艇老渔蓑”: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向往悠闲生活的心境。“钓艇”是钓鱼的小船,“老渔蓑”则是指老渔夫。诗人可能希望自己能像老渔夫那样,驾着小船,在宁静的湖面上钓鱼,享受生活的宁静和悠闲。
3. “杖藜又过烟霞洞”: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拄着拐杖走过“烟霞洞”的场景。“杖藜”暗示了诗人年岁已高,但仍然热爱自然,愿意探索美景。“烟霞洞”可能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诗人对其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4. “闻说当年烂斧柯”:最后一句诗留下了悬念和遐想。“烂斧柯”可能是一个历史典故或者传说,暗示了朝阳洞背后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诗人通过“闻说”表达了自己对朝阳洞背后故事的向往和好奇。

整体来看,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悠闲生活的渴望。同时,通过对朝阳洞的描绘,诗人也表达了对背后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好奇。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读后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吕愿中

吕愿中,一作愿忠(《舆地纪胜》卷四八),字叔恭,睢阳(今河南商丘)人。曾官通判和州。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谄附秦桧,二十五年诏赴临安。桧卒,二十六年累贬果州团练副使、封州安置。《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有《抚松集》一卷。今录诗十六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