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宫夜晚的浪漫场景,充满神秘感和女性细腻的情感。
前两句写的是时间和地点:夜深了,长生殿里安静下来,乞巧楼前月亮刚刚升起。"更阑"指深夜,"乞巧楼"是古代女子七夕乞巧的地方,暗示这是一个和爱情、女子心事相关的夜晚。
后两句最有意境:诗人把银河比作"玉梯",说有三十六级("三十六"是虚指,形容阶梯很多,很高),不知道是谁在这样高的地方为女子画眉。"画蛾眉"是古代女子梳妆的动作,这里可能暗指牛郎织女相会,也可能比喻深宫女子对爱情的期盼——她们在深闺中精心打扮,却无人欣赏。
诗的精髓在于用银河、玉梯、画眉这些唯美的意象,把女子的孤独和期盼写得既含蓄又动人。表面是写七夕夜景,实则传递出深宫女子被遗忘的寂寞,以及她们对美好情感的向往。整首诗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意境清冷又带着一丝温柔。
王仲修
王仲修,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徙家开封。圭子。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八年,以著作佐郎为崇文院校书。同知太常礼院(《宋会要辑稿》卷选举三三之一四)。元丰四年(一○八一),坐谒告淮南时所为不检,冲替(同上书职官六六之一五)。七年,为著作佐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八)。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勒停。元符三年(一一○○),为其父王圭诉冤,尽复圭故官谥赠。事见《东都事略》卷八○《王圭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