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陈正叔

天马志万里,驾盐不如闲。
壮士困局束,不如弃之完。
利行有阨辙,势涉无恬澜。
明明千年羞,促促一日欢。
孰肯避此世,引身取平宽。
超然子有意,为我歌考槃。
予方慕孔氏,委吏久盘桓。
得失未云殊,聊各趋所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两种人生态度的碰撞:追求功名的奔波 vs 超然物外的闲适。

前四句用两个生动比喻:千里马被用来拉盐车(大材小用),勇士被束缚手脚(才能受限),暗示在现实压迫下,与其勉强挣扎不如彻底放弃。就像现在人说的"躺平"——与其被996压垮,不如辞职保平安。

中间四句揭示现实困境:求财之路充满陷阱(利行有阨辙),权力场上没有平静(势涉无恬澜)。人们为短暂享乐(一日欢)却留下长久耻辱(千年羞),就像现代人为了加班费透支健康。

后八句是诗人的选择:他朋友选择隐居(歌考槃指隐居之乐),他自己则像孔子当年当小官(委吏)一样,在基层岗位徘徊。最后两句特别通透:两种选择没有绝对好坏(得失未云殊),各人找到适合自己的活法就好。这种"你卷你的,我躺我的"的包容态度,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全诗精髓在于用马、盐车、险路等日常意象,把抽象的人生抉择写得鲜活可感。最后不评判对错的态度,展现出古人早就参透的生存智慧——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