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

萱草徒然见药经,合欢谁与折芳馨。
十行彩仗摇银海,五色鲜云拥画屏。
不挫炎威同靡草,能司夏正即仙蓂。
延年有意相雕缋,井络鹑维得地灵。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蜀葵花为主题,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蜀葵独特的美感和精神品格。

前两句用"萱草"和"合欢花"作对比:萱草虽然被记载在药书里,但没什么实际用处;合欢花虽然芳香,却无人采摘。这里暗示蜀葵比这些花更有价值。

中间四句生动描绘蜀葵的美丽景象:像彩色的仪仗在阳光下闪耀,如五彩云霞环绕着画屏。特别赞美蜀葵不畏惧炎炎夏日,能在盛夏时节依然挺立,就像传说中的仙草一样神奇。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蜀葵不仅美丽,更蕴含着延年益寿的吉祥寓意。生长在蜀地(井络指蜀地),得天地灵气滋养,展现出非凡的生命力。

全诗通过对比、比喻等手法,将普通的蜀葵写得超凡脱俗。既赞美了蜀葵的外在美,更歌颂了它不畏酷暑、顽强生长的内在品质,赋予这种常见花卉以仙气和灵性,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