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鹊歌

南山有乌,北山张罗。
乌自高飞,罗当奈何。
乌鹊双飞,不乐凤凰。
妾是庶人,不乐宋王。

现代解析

《乌鹊歌》是一首用简单比喻表达坚定立场的民歌,核心是“弱者的反抗”。全诗用乌鹊(乌鸦和喜鹊)比喻普通人,用凤凰、宋王比喻权贵,传递了“宁可自由受苦,也不屈从强权”的态度。

前四句像在讲寓言故事:乌鸦在南山,捕鸟网在北山,但乌鸦飞得高,网子根本抓不住它。这里用“乌高飞”暗指百姓虽然弱小,但保持尊严就能避开压迫。后四句更直白:乌鸦喜鹊结伴而飞,根本不屑攀附凤凰;就像普通女子(妾),宁可过清贫日子也不愿嫁给暴虐的宋王。

最打动人的是诗中对比:乌鸦vs凤凰、庶人vs宋王,用悬殊的地位差突出人格平等。特别是“不乐”重复两次,像在冷笑:“你们眼中的荣华富贵,在我这儿一文不值。”这种“不慕强权”的骨气,让这首短诗有了穿越千年的力量。

现代人读它,很容易联想到拒绝职场PUA、抵制道德绑架等场景——真正的自由,从来不是拥有多少,而是敢于对不喜欢的事物说“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