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二日半日村侵晓梦独行迷失道攀缘绝磴上见土壤平豁枕山带郭风气郁然有朱衣夹路问之曰合肥李公墓也哭失声而觉二首 其一

梦魂枕上江南路,觉后初当堕泪时。
宿草几回秋色老,伤心为欠哭君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描述的是他在八月十二日的半日梦中行走,结果迷失了道路,最后在攀爬山岭时找到了一个平坦的地方休息,醒来后却发现自己身处合肥李公墓前,因此哭泣失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第一句:梦魂枕上江南路


- 梦魂:指人在睡梦中仿佛存在的灵魂。
- 枕上:指的是睡觉时头部所垫的位置。
- 江南路:指的是江南地区的道路,这里可能象征着美好的回忆或者心灵的归宿。

分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梦中仿佛漫步在江南的美丽道路上,充满了美好的回忆和向往。

第二句:觉后初当堕泪而觉


- 觉后:醒来之后。
- 初当:刚开始应该。
- 堕泪:哭泣,流泪。
- 而觉:然后醒来。

分析:这一句描述了诗人醒来后发现自己正要因为悲伤而哭泣,但突然又醒了过来。

第三句:宿草几回秋色老


- 宿草:指已经枯萎的草地。
- 几回:几次。
- 秋色老:秋天的景色已经显得衰老。

分析: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梦中或者回忆中看到已经枯萎的草地和衰老的秋天景色,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第四句:伤心为欠哭君诗


- 伤心:因为悲伤而感到心痛。
- 为欠:因为缺少。
- 哭君诗:因为没有为你写诗而感到遗憾。

分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因为缺少为你(可能是指朋友或亲人)写的诗而感到悲伤和遗憾。

总结


这首诗通过梦境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能为你写诗的遗憾。诗人在梦中漫步在美好的江南路上,醒来后却发现自己身处合肥李公墓前,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他感到悲伤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