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营邱枯木图

营邱枯木天下无,笔端造化何荣枯。
想当盘礡欲画际,天为助兴神为驱。
邓林已化防风骨,沧海乍出珊瑚株。
良材何异徂徕产,大用不值明堂需。
自怜形质赦斤斧,岂叹薪爨供樵苏。
万牛回首力未许,独匠指顾心难图。
空遗偃蹇蔽村野,白石凿凿泉呜呜。
枯梢似挂瘦蛇影,乱叶恍茁乖龙须。
我生本是山泽叟,隐居林樾同凡夫。
昂霄耸壑日在望,号雨呼风时与俱。
只今廊庙重缔构,楩楠杞梓当贮储。
按图工师傥所取,意营目盼增嗟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名为《李营邱枯木图》的画作,通过枯木的意象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感慨和隐逸情怀。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六句)赞叹画作的鬼斧神工。诗人说这幅枯木画堪称天下无双,画家笔下的枯木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力。想象画家创作时,连天地神灵都来助兴。画中的枯木既有上古神树"邓林"的雄姿,又像海底突然冒出的珊瑚那样奇特。

第二部分(中间十句)借枯木抒发人生感慨。这些良木本该像徂徕山的栋梁之材,却因不被朝廷重用而流落乡野。虽然免遭斧斤砍伐,但也只能当柴火用。万头牛都拉不动这些巨木,能工巧匠也束手无策。如今这些奇形怪状的枯木散落在村野,与清泉白石为伴,干枯的枝桠像挂着瘦蛇,杂乱的叶子如同龙须。

第三部分(最后八句)由物及人,表达隐逸之志。诗人自称本是山野老翁,习惯与风雨为伴。虽然朝廷正在招揽人才(楩楠杞梓比喻栋梁之才),但他觉得画中这些被遗忘的枯木,反而更让人感慨万千。

全诗妙在将枯木的命运与文人境遇巧妙结合:既赞美了枯木顽强的生命力,又暗喻了才士不遇的无奈;既表现了隐逸之趣,又透露出对现实的关切。诗人用"瘦蛇""龙须"等生动比喻,让静止的画作充满动感,读来既见画中枯木之奇,又感诗人心绪之复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