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彼美山中桐,千古生清风。
斲削罗徽弦,不费胶漆工。
伊石台有梅,月冷云空濛。
一弹弹春江,迟日春融融。
再弹弹招隐,霜木吟樵枫。
三弹弹离骚,感慨古道隆。
大羹玄酒味,旨趣回颛蒙。
世无子期耳,知音未易逢。
袖手长太息,所听何不同。
所听非不同,举世郑卫聋。

现代解析

这首《古意》借音乐表达知音难觅的孤独感,可以分成三层来理解:

第一层写琴的高洁(前四句):
诗人用山中梧桐木做比喻,说这木头天生带着清风般的品格,做成琴弦也不需要人工修饰。就像在说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天生纯粹不需要伪装。

第二层写琴声的意境(中间八句):
诗人用三首曲子展现音乐的力量——弹《春江》让人看见温暖的春日,弹《招隐》让人听到秋日枫林的低语,弹《离骚》让人感受到古人的气节。就像现在人听音乐会产生画面感,诗人用文字把抽象琴声转化成了四季风景和历史情怀。

第三层写现实的孤独(最后六句):
诗人感叹这样的高雅音乐,在当下却没人能懂。就像请人喝最本真的汤水(大羹)、最纯净的水(玄酒),普通人却尝不出滋味。最后犀利地指出:不是琴声有问题,而是世人耳朵都被庸俗音乐(郑卫之音)惯坏了,暗讽当时社会审美品位的堕落。

全诗妙在把音乐、品格、社会批判三者融合:一把好琴象征高尚人格,优美琴声代表理想境界,而无人欣赏的困境则揭露了现实社会的浮躁。直到今天,这种"曲高和寡"的困境依然能引发共鸣——当我们在快餐文化中坚持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时,不也常感到类似的孤独吗?

徐集孙

徐集孙,字义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理宗时尝在临安作过小官(《休日招李山房杜北山访渭滨秋浦于孤山》“不枉微官客日边”),退居后名其居室为竹所。有《竹所吟稿》。事见《南宋文范作者考》卷下。徐集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