讥章持

何处难忘酒,南宫放榜时。
有才如杜牧,无势似章持。
不取通经士,先收执政儿。
此时无一盏,何以展愁眉(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四)。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古代科举考试的黑暗现象,读起来既辛辣又无奈。

开头用"什么时候最想喝酒"引出话题,答案是"放榜那天"——这是全诗情绪的总开关。接着用两个典型人物作对比:像杜牧那样有真才实学的人(杜牧是唐代大诗人,这里代指才子),却比不上章持这种靠关系的(章持是当时宰相章惇的儿子)。三四句直接捅破窗户纸:考官不录取真正通晓经典的读书人,优先录用官员家的孩子。

最后两句最扎心:这种时候不喝一杯,愁得连眉毛都舒展不开。诗人表面说借酒消愁,实际是用反话讽刺——喝酒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但除了喝酒还能怎么办呢?

全诗妙在把严肃的社会问题写得特别生活化。就像现代人说"这事儿得喝两杯才能说",其实是在吐槽潜规则。这种用日常小事揭露大问题的写法,让讽刺更有穿透力,普通人读着特别有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