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文异水而涌泉得而字七排
涌泉妙喻品题奇,开府推崇赵国诗。学到百川才沛若,赋成两汉德袆而。
千言自挟惊涛壮,一字全消涨墨滋。挥洒真能添活泼,纡回应与作涟漪。
鲸铿能得汪洋势,獭祭都袪汗漫词。远溯源头三峡上,高标名手六朝时。
拟将郭象悬河口,为抒宗生破浪思。锦绣每翻新颖样,波澜独具老成姿。
书中味义珠船获,篇里搜珍铁网垂。好藉韩潮留后劲,不妨陆海仰前规。
十分卓识呈泾渭,五色文章绘涣濉。想见寸心滂沛吐,露毫濡染正淋漓。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赞美了一位文采斐然的诗人,把他比作源源不断的泉水,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开头说这位诗人的作品像涌泉一样奇妙,连北周文学家庾信(开府)都推崇他的诗。他学习百家之长,才华横溢,写出的赋堪比汉代大家。他的文章气势磅礴,像惊涛骇浪,每个字都饱含墨香,充满感染力。
中间部分继续用水的意象:他的文笔活泼灵动,像泛起涟漪的水面;气势恢宏如汪洋大海,却不像某些人靠堆砌辞藻(獭祭)。他的文学造诣可以追溯到三峡的源头(喻传统深厚),在六朝时期就已是高手。
后段用更多典故:像西晋辩才郭象那样口若悬河,像南朝宗悫那样胸怀壮志。他的文章像锦绣般新颖,又像老练的波澜。读他的作品就像找到珍珠、捞到珍宝。他可以媲美韩愈的雄浑(韩潮)和陆机的渊博(陆海)。
最后总结:他的文章见解独到(泾渭分明),辞藻华丽如五彩绘画。可以想象他倾吐心声时,笔墨酣畅淋漓的样子。
全诗通过"水"的意象贯穿始终,把文学创作比作各种水的形态,赞美这位诗人既有传统底蕴又有创新精神,文笔既活泼又老练,展现出蓬勃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