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岁晚二首 其一》展现了诗人岁末夜晚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城市中的一处静谧之地。接下来,我将用通俗的语言为您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1. “兰若依城市,萧条门巷深。” 诗人描述了一个地方靠近城市,但那里的门巷萧条,显得比较荒凉。兰若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优雅清净的场所,也可能是寺庙或居所的名称。诗人选择这样的环境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夜阑春漏断,窗近晓寒侵。” 夜晚已深,春天的气息逐渐消退,窗外传来的是寒冷的空气。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传达出夜晚的宁静和季节的更迭。这里还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即将到来的黎明。
3. “书幌无灯火,禅堂有磬音。” 书房里已经没有灯光(可能人们已经休息),而禅堂里却传出磬的声音。这里展现了两种场景:一种是世俗生活的静寂,另一种是精神世界的宁静。磬音在此起到了连接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桥梁作用。
4. “几番清梵罢,红日上遥林。” 经过多次的诵经或冥想后,太阳升上了远方的树林。这里的“红日上遥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和希望的诞生。与前文的静谧和沉思形成对比,展现出生命的活力和变化。
整首诗以夜晚为背景,通过诗人的笔触描绘了静谧的书房、寒冷的窗户、禅堂里的磬音和黎明的阳光,展现了世俗与精神的交融、静谧与活力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体现在时间(夜晚与黎明)上,还体现在环境(世俗的书房与精神的禅堂)上。诗人通过这些元素,传达出对生命、自然和内心的深深感悟。这样的诗,既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转,也让人体会到心灵的宁静与希望的力量。
善住
元僧。字无住,号云屋。尝居吴郡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挺、虞集、宋无诸人相倡和。工诗。为元代诗僧之冠。有《谷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