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闲适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朴素的生活气息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前四句写的是冬天的生活场景:大雪封门,日子过得简单,但家人还是准备了热乎乎的饭菜。灶头上烤着软软的白面饼,缸里新酿的酒泛着浑浊的泡沫。这些细节描写让人感受到虽然生活清贫,但充满了温馨。
五六句突然转向写景:寒风吹过各种孔洞发出声响,但在这简陋的屋子里却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里用"地籁"形容风声,用"天根"暗指生命力,表现出诗人善于在平凡中发现美。
最后两句点明心志:诗人说只等战乱结束,就要回到西湖边的竹林村庄。这既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
整首诗妙在把清贫的日子写得有滋有味,在寒冷中感受到温暖,在简陋中体会到诗意。诗人用家常饭菜、风雪声这些最普通的元素,写出了乱世中难能可贵的宁静满足,展现了中国文人"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