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晋叔往曹溪兼寄冯大昌历

秋风吹雁度浈江,客子担簦上小艭。招隐旧盟丛桂曲,藏脩今就玉莲缸。

上方萝月留僧偈,石磴松涛起梵腔。千载法门原不二,尘心都在静中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前往曹溪(佛教禅宗圣地)修行时的情景,同时寄托了对另一位友人的思念。全诗通过自然景物与禅意结合,传递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境。

前两句写实景:秋风吹动大雁飞过浈江,旅人背着伞具登上小船。这里用"秋风""雁"点明离别时节,画面感很强,能感受到旅途的孤寂。

中间四句写修行生活:朋友曾约定在桂树下隐居("招隐旧盟"),如今却在莲花缸般清净之地修炼(佛教常用莲花象征纯净)。山顶的月光照着僧人吟诵的佛经("萝月留僧偈"),山间石阶旁松涛声与诵经声共鸣。这几句用"玉莲缸""梵腔"等意象,营造出空灵禅意的氛围。

最后两句是诗眼:千年来佛法真谛本就不分彼此(禅宗强调"不二法门"),所有世俗杂念都会在静修中消散。这是对朋友的期许,也是诗人自己的感悟——真正的修行在于让心灵归于平静。

全诗妙在将送别的惆怅转化为对禅境的向往,没有悲切,反而透露出一种通透达观的人生态度。读起来像一幅水墨画,有秋江孤舟的苍茫,也有山寺修行的清幽,最后留下"静心降尘"的余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