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咏堂诗二首① 其二

巍然益咏堂,乃在秋山原。
棠阴旧时路,亏蔽见庭轩。
岁时父老来,再拜罗牺樽。
筳篿走妇子,击鼓闻千村。
昔人亦已去,风土怀旧恩。
朱邑安桐乡,且以嘱子孙。
知公恋兹土,窈冥来朱幡。
前有霁云祠,相与招忠魂。
千载顿邱路,灵爽常弗谖(邑有南霁云祠与堂相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益咏堂"的建筑,通过它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传承。

诗歌开头用"巍然"形容益咏堂的庄严气势,点明它坐落在秋日的山野平原上。接着描写当地百姓的生活场景:老人们按时节前来祭拜,摆上酒食;妇女儿童敲锣打鼓,声音传遍周边村落。这些热闹的祭祀活动,体现了当地人对传统的坚守。

诗中提到"昔人亦已去",暗示这里曾有重要人物生活过。通过"朱邑安桐乡"的典故(汉代清官朱邑临终嘱咐葬在桐乡),表达了对造福一方之人的怀念。后文提到的南霁云祠(唐代忠臣南霁云的祠堂)与益咏堂遥遥相对,更强化了这种追思先贤的情感。

全诗最动人的是"风土怀旧恩"这句,点明主旨: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而人们也永远铭记那些为这片土地付出过的人。通过描写建筑、风俗和历史人物,诗歌展现了中国人"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以及文化传承的生生不息。

0